人形机器人租金腰斩,进厂需跨三大门槛,宇树王兴兴:3-5年内应用进程加快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未来三到五年内,人形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进程将会明显加快。”7月15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5位民营企业家亮相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时谈到。
王兴兴称,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不过,去年及今年,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国内外企业的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都有了显著增长,其应用场景涉及服务业、家用场景、工业生产装配,甚至救援救灾等危险场景。他表示,在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这个领域,宇树科技是出货量最多的公司。
图源:截图自央视新闻
不久前,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刚刚中标1.24亿元订单曝光,这笔订单的采购商为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00%持股。采购项目分为两个采购包,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翻阅此前招标文件,发现在技术规范书中针对产品形态要求提到了“针对迎宾导览、营业厅接待、作业等场景化应用,开放符合产品需求的二次开发接口。”由此推测,此次招标的部分产品或用于展厅导览。
近年来,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讨论屡屡火爆出圈,但其商业化难题也一直笼罩在行业上空。“目前,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展示’,比如表演、教学等。在真正的家庭场景和工业场景中,其价值尚未得到验证。”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此前在接受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采访时谈到。
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了解到,截至目前,人形机器人企业应用场景分化出两条路径:一条是提供表演、导览/展览或教育服务的机器人,另一条路径则是直接进入工业、家庭场景的机器人。
围绕着这两条路径,创业者们正在加快进行商业化的探索。
导览、教育:逻辑成熟、竞争激烈
事实上,上述1.24亿元订单并非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在今年首次中标订单。2025年上半年,宇树曾中标同济大学通用人形机器人训练平台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826万元;还曾中标中国科学技术馆2025年度流动科普设施采购项目,中标金额627万元。
智元也在前半年曾中标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数采及展演机器人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274万元;中标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数据采集平台项目,中标金额398万元。
而从中标结果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初步商业化的场景是表演展示领域以及数据采集领域。
一人形机器人创业企业相关负责人程路(化名)告诉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展览、导览和宣讲属于人形机器人中比较成熟的应用领域,不过多数仅服务相对成熟的户内环境,在户外、多人等复杂交互场景下,部分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技术尚未达到完全成熟。
“高校、科研也是较为普遍的应用方向,但竞争态势较为激烈。”程路提到,国内存在相关研究需求的高校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在211、985等重点院校。对于这些重点高校而言,只要厂商能开放足够多的端口、API接口以及配套的二次开发文档,便能满足其需求。该市场的商业逻辑相对成熟,闭环跑得通,对本土厂商的要求也较低。
同时,程路认为,在大专、本科类院校及K12市场,机器人作为教具或用于比赛等也是一个理想化的方向,潜在商业化规模可能更大,不过目前机器人厂商吃下这块“蛋糕”仍存在一定门槛,相关合作伙伴缺乏针对人形机器人的课件开发、课程配套等能力。
图源:图虫创意
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生态中,由表演衍生出的租赁生意也是早期的“掘金”场景之一。不过,如今租赁市场已有所“降温”。
“3到4月高峰期月均15单,单天租金最高达1万元。近期月均约10单,但单天租金降至4000-5000元,为此我们还推出拼单服务(租赁价最低可降至3000元)。”机器人租赁商家小雷哥(化名)向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介绍,相对人形机器人租赁峰值金额,如今的金额已腰斩。
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在某二手平台上搜索“人形机器人租赁”,得到的报价在1000元-3000元之间,不少商家还标注称“可小刀”(指卖家允许买家对商品价格进行小幅度调整。)
图源:截图自某二手平台
小雷哥称,目前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的需求集中在中小学AI教育、会展引流、大型文旅活动等场景,公司主要运营宇树品牌机器人,因其量产早、知名度高、稳定性强,也在加购其他品牌的机器人,以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随着租赁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小雷哥计划通过早期经验积累、安全保障及定制化服务打出差异化,“我们打算投资机器人软件开发公司,如同手机需要装载不同的应用程序,人形机器人的具体功能也需开发以实现更多功能,如做特定的动作、跳特定的舞等。”
不过,程路向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透露,由于机器人租赁需要配专人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直接开展该业务对于机器人本体厂商而言并不划算,一般只能交给渠道商做。公司涉及到的一部分租赁业务,也只是基于后续客户采购需求,为客户提供前期体验。
“租赁市场的火热源于人们对机器人存在较高的想象空间,许多活动会考虑租赁机器人。但这并非长效的商业化逻辑,随着人们对机器人实际水平的了解加深,租赁订单可能会大幅减少。”程路说。
对于一部分初创的企业而言,表演市场可能是他们能够获得初期资金的地方。“现在人形机器人确实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能爆发应用的点,目前大家应该主要还是用于表演。”杨华(化名)所在的初创企业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上半身的研究,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场景是演奏乐器。
“我们在和音乐演出洽谈合作,让机器人与人合作为大众表演;同时还与售卖钢琴的企业聊合作,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可以放在展厅做展示。”杨华称,公司通过租赁和售卖收回资金,再投入到研发中。
TrendForce资深研究经理曾伯楷向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分析,单纯的机器人表演租赁市场可能会有起伏,这和无人机表演租赁类似。但商用或机器人服务(robot service)的商业模式是未来重点,机器人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例如,Agility Robotics 公司开发的Digit是一款自控双足步行机器人,专为物流工作设计。Digit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的租赁商业模式,客户通过租赁机器人并支付软件管理费用使用Digit,降低了导入门槛,有利于推广。
进厂:终极目标还是伪命题?
相对于表演,进厂打工和走进家庭服务,可能才是人形机器人企业定下的“终极”目标。
程路也提到,公司正与电子元器件厂商和物流厂商等B端客户洽谈,主要目标是,人形机器人可从事如小件拣选、抓取、搬运等工作。不过,目前仍处于与低端厂商或ICV合作伙伴合作开展小范围demo或POC(概念验证)的阶段,尚未能为客户提供完整成熟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尽管有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希望未来能从表演场景过渡到工业场景,但在多位投资人和行业人士眼里,这两条路径并不互通。
“因为机器人在设计之初就有明确的应用目的。若用于商用表演,设计无需太精准,误差几度影响不大;但工业机器人设计精度要求完全不同,如搬运场景时,偏移一点就无法放到正确的位置。两者过渡的可能性不大,表演型机器人会持续用于表演,工业型则向工业场景发展。”曾伯楷解释。
智平方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研发通用智能机器人,在今年6月智平方与东风柳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搭载具身大模型的机器人“爱宝”投入汽车制造工厂。智平方创始人郭彦东告诉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公司计划先在工厂场景中应用,随着智能化要求的提高,再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最后进入家庭场景。
按照郭彦东的计划,机器人进入家庭是大势所趋,如同每家每户都有电脑一样,未来每家每户也可能都有机器人。但现在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还达不到进入家庭的要求,所以要在工厂和公共服务这些场景中不断沉淀和迭代产品,逐步向家庭场景推进。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也有投资人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可能本身就是“伪命题”。
“就拿工厂场景为例,大部分岗位的工作机械臂已能胜任。而在工厂内需要移动的场景里,轮式移动设备是更优的选择。”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此前接受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采访时表示,现代化工厂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无人化,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自然也不需要人形机器人,且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运转。
吴世春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仍停留在 “展示” 层面,例如表演、教学等,而在真正的家庭场景和工业场景中,其实际价值尚未得到验证。要在工业和家庭场景中实现落地,人形机器人还需要跨越泛化智能的提升、能耗的降低以及安全问题三大门槛。
不过曾伯楷仍认为,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其一,环境适应性更强。传统工业机器人(如机械臂、AGV 等)需要专门设置运行路径和作业区域,而人形机器人的运作范围与人类作业者一致,能够自然融入既有的工厂环境。它无需针对台阶等地形进行特殊适配,可在人类熟悉的空间内灵活活动,这是其发展的一大重点。
其二,训练过程更高效。当前智能设备的发展依赖AI训练,而训练需要大量数据支撑。传统工业机器人的训练数据获取存在局限,但人形机器人可依托与人类相似的形态,直接通过录制人类作业员的操作视频获取训练数据,大幅降低了数据收集的难度,为算法迭代提供了便利。
其三,功能整合性更优。尽管人形机器人在单一功能上可能不占优势(如移动速度不及 AGV、负重能力不如机械臂),但它能同时整合移动与操作能力,相当于将多种传统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目前其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厂商导入意愿受限,但随着成本下降,其综合效益有望超过传统工业机器人。
曾伯楷表示,机械臂、AGV 等设备已在各自领域形成成熟市场,人形机器人的定位更多是填补传统机器人的能力空白。例如,在一些特殊场景中,东京电力公司曾使用人形机器人进入福岛核电厂处理核废料,这类任务是传统机器人难以完成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更多聚焦于“3K任务”(即脏、累、险的工作)及传统设备无法覆盖的领域,与现有机器人形成互补。
近期来,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做工厂等场景的落地实践。
如优必选(09880.HK)很早就尝试把机器人送到汽车工厂工作,今年3月东风柳汽宣布将于其汽车制造工厂内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开展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安全带检测、车门锁检测等工作。
今年5月,美的(000333.SZ)把自家的人形机器人进入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从事巡检、机器运维、设备检修等工作,美的在10月落成的无锡洗衣机工厂也有计划引入机器人;
领益智造(002600.SZ)高级副总裁蒋萍琴之前在接受万博官网登录欢迎你 采访时也透露,领益智造目前拥有约20条机器人手工组装线,计划未来搭建数百条自动化组装线。今年年底,会有超过100台机器人走向领益智造的工厂流水线。
他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最快可能工业生产领域落地的场景包括:货物搬运/码垛(大型料箱、托盘)、工业加工(打磨、金属折弯)、重型组装(打螺丝、机械部件装配)、精密搬运(料盘、治具、小型产品)、电子组装(柔性组装、贴片、点胶)、检测(AOI光学检测)等。
此外,如特斯拉(TSLA.US)、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等车企也或参与自研或投资了人形机器人领域。
具身智能目前的发展阶段,可能还不及十年前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花了十年时间,才在这两年进入量产阶段。所以具身智能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首先要做出实际产品,其次要将价格降到大众可接受的范围。想想看,家政一小时才 50 元,一个月五六千元,机器人的成本肯定不能比这更高。”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www.funengjixie.com